close

  “中國就像一部由6億個零件組裝的超級機器”“不管走到哪裡情趣用品,人們都穿著藍布衣服,……最後變成一群綿羊,或者說,一座螞蟻山。”1978年之前,在來到中國的外國記者的筆下,他們用“螞蟻山”、“鏍絲釘”類似意象描述他們看到的中國及其民眾。
  這樣的意象似乎已恍如隔世,但也沉澱在無數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之中。而一旦這種記憶被打開或喚醒,“鄧小平”這個名字就會清晰浮現,因為在擺脫“螞蟻山”、“鏍絲釘”類似意象、把中國人的生活拉回固態硬碟常態的過程中,鄧小平居功甚偉。從這個角度,在鄧小平誕辰110周年到來之際,各地高規格紀念活動中頻頻出現的“崇高威望”、“深切緬懷”等詞彙才能得到更透徹的理解。
  在改革開放中受益並獲得常態生活的中國人總是親切地把鄧小平稱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但鄧小平自己卻功成不居。回顧改革開放的歷程,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鄧小平110周年誕辰座談會上的講話中特別提到鄧小平始終堅持兩點:一是認為“這是群眾的智慧,集體的智慧”,“改革開放中許許多多的東西,都是群眾在實踐中提出來的”,“絕不是一個人腦筋就可以鑽出什麼新東西來”;二是強調“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的發展離買屋不開世界”。“尊重民意”、“面向世界”,不妨認為這正是鄧小平所主導改革的兩個極其鮮明的特點。
  堅持把中國放到世界的坐標上,真誠地敬重民眾的意願和智慧,對被稱為“沉睡巨人”的古老中國來說,並不是一件多麼容易的事情。1992年,鄧小平到改革開放前沿的中國南方視察,對當時的珠海市委書記梁廣大說:“你們現在是個好機會,你們要抓、要抓,我們國家已經窮了幾千年了,是時候了,不能再等了,我們對國家要愛啊,對人民要愛啊。”熾熱的話語中透露的是濃厚的家國情懷和深刻的歷史自覺。很難相信,沒有對人民的愛而能從沉默的大多數中發現巨大的力量和智慧,沒有那一份歷史自覺還能於群體迷狂里看到一個國賣房子家的癥結,並從而擔當起革故鼎新的重任。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今天紀念鄧小平,緬懷其功績,回溯1978年以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是為住商不動產了新的出發。當年鄧小平從思想解放和生產力解放著手,毅然啟動改革,鄧小平形象地稱之為“殺出一條血路”,而今處於改革主題愈加深化的“深改元年”,改革者的任務也遠非輕鬆。稍加比較不難發現,以往民眾的訴求相對單一,而在發展自己的迫切願望之下又潛伏了驚人的能量,對此只要不予阻遏,因勢利導即可事半功倍。而今則時移世易,一方面是利益格局漸成固化,另一方面民眾訴求也趨向多元,改革的環境顯然更為複雜。
  因此,當人們公認鄧小平啟動改革的經驗可以為今天的改革提供鏡鑒的時候,這種“鏡鑒”毋寧說更偏於精神資源。具備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敏銳的歷史自覺,堅持尊重民意和麵向世界,這樣的精神資源不論是在今天還是在未來,都是中國最可寶貴也永不過時的財富。在不放棄這一精神資源的前提下,仰賴30多年改革開放積累的物質基礎,今天的改革者應該不難找到一條契合人類發展普遍經驗的正確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鄧小平110周年誕辰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歷史的接力棒傳到了我們手裡,責任重於泰山。”只有在充滿歷史自覺的人那裡,對國家和民族的責任才會真實而有力。因了這種責任,中國的前途將更加光明。  (原標題:[社論]從緬懷鄧小平中吸取改革的精神資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f52nfuf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